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蒙邦益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热线

0472-6987900

山楂树病虫害防治

作者:点击:3188 发布时间:2019-11-07

山楂树腐烂病

山楂树腐烂病树干上产生的子实体

【主要特征】:危害山楂的枝干。症状分溃疡型和枯枝型。溃疡型多发生于主干、主枝及桠杈等处。发病初期,病斑红褐色,水渍状,略隆起,形状不规则,后病部皮层逐渐腐烂,颜色加深,病皮易剥离。枝枯型多发生在弱树的枝上、果台、干桩和剪口等处。病斑形状不规则,扩展迅速,绕枝一周后,病部以上枝条逐渐枯死。后期在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雨后或天气潮湿时从分生孢子器中涌出橙红色卷须状孢子角。子囊壳在秋季形成。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2)预防冻害。冬前适时进行树体涂白。(3)消除菌源。早春于树液流动前清除园内死树,剪除病枯枝、僵果台等,携出园外集中烧毁。

 

山楂树病虫害及防治

 

 叶黄斑病毒病

[症  状]

   感病植株叶片出现黄色斑驳或彩斑,一般黄色。斑驳具有不同的形式,有时褪绿很轻,有时有不规则污斑或斑点。花有时也出现斑驳或大理石花纹。

[病  原]

    为山茶叶黄斑病毒(Camellia Yellowspot Virus)。有关此病毒的特征和性状沿不清楚。

    [传染途径]

    据试验,嫁接可以传染山茶叶黄斑病毒病。病株作为砧木,接穗上就易出现此病病。

    [防治方法]

    避免用病树接穗扦插,也不要用病株作砧木。

 斑点病

 [症  状]

    感病叶片初出现小圆点,经一段时间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斑点,大小为2毫米-7毫米。病斑暗褐色至烟灰色,边缘稍鼓起。有时在坏死区与健部间有一暗褐色带。后期,病斑表面长出小黑点。

  病原 为Monochaetia kansensis Sacc.,属腔孢纲、黑盘孢目。病斑上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传染途径 病害在4-9月都有发生。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

    [防治方法]

     摘除病叶,并喷洒75%百菌清600倍液,或0.15%高锰酸钾液。

 

 网饼病

 [症  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已充分展开的新叶上,老叶受害少。病斑多发生在叶缘或叶尖。初期在叶片上产生针头大小的油渍状小点,淡绿色,边缘不清,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呈暗褐色,病组织变厚,有时向上反卷,叶片背面沿着叶脉出现网状突起,故称网饼病。

     [病  原]

    Exobasidium reticulatum Ito et Saw.(网状外担菌),网状外担菌属子菌亚门、层菌纲、外担菌目。病斑上的网状突起病菌的菌丝,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子实层。子实层上为许多担子及担孢子,担子圆筒形或棍棒形,顶端稍膨大,基部稍尖,大小65-135×3-4微米,无色,无隔膜。担子顶端生4个小梗,每个小梗上着生1个担孢子。担孢子无色,透明,单胞,倒卵形,或短棍棒形,大小8-12×3-4微米,萌发时中间形成分隔。

    [传染途径]

    病菌以菌丝在植株的病叶上越冬,但不能在落叶越冬。病菌孢子通过风力传播。南京地区3月下旬开始发病,全年以4-6月,9-10月间发生较重。潜育期和孢子形成期较长,在适温条件下,潜育期10-23天,孢子形成期约2个月。有多次再侵染。温暖(22-27℃)、高湿、多雾、少日照、通风不良及植株生长稠嫩的易于发病。

    [防治方法]

    在引种山茶苗时,应注意检查,不要把此病带入。 种植不宜过密,注意通风透光,使其不利于病害的发生。 在病害发生期,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5:160波尔多液。

 

灰霉病

  [症  状]

    病菌先从花瓣的侵入。发病后,病部呈水渍状,褪色。后,花瓣变褐腐烂,花朵脱落。

    [病  原]

    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病部的灰色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传染途径 以菌核或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危害。

    [防治方法]

    1、注意通风,降低湿度。

    2、及时摘除病花,集中销毁或深埋于土中。

    3、发病初期,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

 

日灼症

 

  [症  状]

    主要被害部位是叶片。受害较轻的叶片,在叶面产生淡灰白色、淡黄色和淡黄褐色伤斑,斑的边缘界限不明显,叶背相应部位不显现症状。受害较重的叶片,伤斑为褐色至黑褐色,边缘较明显,周围略显淡黄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伤斑中受害量重部位,出现长椭圆形,椭圆形或近圆形褐色坏死斑,颜色较伤斑明显为浅,边缘稍凹,与伤斑分界明显。在坏死斑的正面和背面为病菌所寄生,并产生小黑点。在少数暴露较明显的枝条上,亦可出现浅灰褐色灼伤斑。

  [发病原因]

    此病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为烈日灼伤所致,是生理的原因。非病原生物侵染所造成。山茶为喜温暖湿润环境的树种,生长适温3至9月为13-18℃,9至次年3月为10-13℃;喜半阴环境,切忌强光曝晒。人们归纳为山茶"喜温暖,稍耐寒,惧耐寒,惧高温,畏曝晒"。因为强烈曝晒,在山茶的高温限以上,植株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阻碍,叶绿素遭到破坏,失去活性,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细胞内蛋白质结构遭到破坏而凝聚变性。且高温引起呼吸作用增大,使养分消耗量剧增,而得不到补偿,致使叶片的组织出现灼伤以至枯死的症状。灼伤的叶片主要分布在各个枝梢的至每三张叶片上。从全株被害叶片的分布情况看,上部被害叶片重于下部,南部重于北部,西南部重于东南部。

    [防治方法]

    在夏季高温季节,用芦帘等物进行遮荫,可以有效地防止日灼。如系盆栽山茶,可以搬到有荫处,避免太阳直接照射。 在高温干旱季节,应增加灌水次数,以不断补充植株蒸腾所需要的水分,也可设法降温,减少水分的蒸腾,如叶面喷水,地面铺草等。在高温期间不施或少施氮肥,适当施些钾肥,以免枝叶徒长而肥嫩娇弱,易遭灼伤。 在夏季高温地区的园林绿地建设中,如需配置山茶,宜考虑种植在较阴处。

 

缺铁黄叶病

  [症  状]

    主要表现在新梢的幼嫩叶上。开始叶肉先变黄,而叶脉两侧仍保持绿色,致使叶面呈绿色网纹状失绿。随病势发展,叶片失绿程度加重,出现整叶变为黄色,叶缘枯焦,引起落叶。严重缺铁时,新梢顶端枯死。

    [病  原]

    由缺铁所致由于铁元素在植物体内难以转移,所以缺铁状多从新梢顶端的幼嫩叶开始表现。 铁对叶绿素的合成有催化作用,铁又是构成呼吸酶的成分之一缺铁时,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植物表现褪绿、黄化甚至白化。

    [发病条件]

    从土壤的含铁量来说,一般土壤并不缺铁,但是在盐碱较重的土壤中,可溶性的二价铁转化为不可溶的三价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便表现缺铁。可以说,一切加重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因素,都能加重缺症状的表现。如干旱时地下水蒸发盐分向土壤表层集中;地下水位高的洼地,盐随地下水积于地表;土质粘重,排水不良,不利于盐分随灌溉水向下层淋洗等,黄叶病都易发生。

    [防治方法]

    改良土壤,释放被固定的铁元素,是防治黄叶病的根本性措施;适当补充可溶性铁,可以治疗黄叶病树。

 

茶黄毒蛾

 

  [简  介]

    又名茶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国内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国外分布于日本。茶黄毒蛾是山茶的重要食叶害虫,除危害山茶外,还危害樱桃、枇杷、柿、乌桕、柑桔、油桐、油茶、茶等。

   [为害症状]

    发生严重时能将山茶等的叶片食光,并可食害嫩枝皮层和花蕾。幼虫体上有毒毛,人体触及,会引起皮肤奇痒和红肿。

形态特征 成虫 雄蛾体长6-8毫米,翅展20-28毫米。雌蛾体长9-13毫米,翅展26-35毫米。雄蛾前、后翅棕褐色,稀布黑色鳞片。前翅前缘橙黄色,顶角和臀角各有1块橙黄色斑,顶角黄斑内有2个黑色圆点。翅中部有2条黄白色横带,两端弯。

   卵扁圆形,淡黄色。直径约0.8毫米。卵块椭圆形,上覆黄褐色绒毛。

   幼虫 体长10-25毫米。头部黄棕色,有光泽,具褐色小点。体黄棕色,圆筒形。各体节背、侧面多具黑瘤数枚,瘤上族生黄色毒毛。

  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发生2-4代。江苏等2代地区,以卵在植株中、下部叶片的背面越冬。

    成虫有趋光性,白天伏于叶背或隐蔽处,夜间交尾、产卵。每头雌成虫产卵100-200粒。卵产于植株中、下层老叶背面,亦有产于枝干、枯叶或杂草上。未交尾的雌成虫也能产卵,但卵块小,或散产,卵不能孵化。卵的孵化盛期,一般在早的卵块孵化后5天左右出现。同一卵块卵,常在内孵化完。幼虫1-3龄时,有群集性,常10-100头集取食叶肉,3龄以后开始分散危害。

 

 防治方法

    幼虫群集时,可摘除虫叶。摘时不要触及毒毛。

幼虫发生初期,用90%敌百原药、50%马拉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中任一种杀虫剂的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

 

 

红蜡蚧

 

   [分布与为害]

    分布于河北、山东、陕西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国外日本、印度、美国等有分布。多聚集于枝梢上吸取汁液、叶片上亦有寄生。树体受害后,抽梢量减少,枯枝增多。

    [形态特征]

    雌虫 椭圆形,背面有较厚的蜡壳覆盖。蜡壳呈暗红色,长约4毫米,高约2.5毫米,顶部凹陷,形似脐状。有4条白色蜡带,从腹面卷向背面。体极鼓起。虫体紫红色,触角6节,第三节长。雄成虫体长1毫米,翅展2.4毫米。

    卵 椭圆形,淡红色,长0.3毫米,两端稍细。

  若虫 初孵时呈扁平椭圆形,长0.4毫米,暗红色,腹端有2长毛。2龄时成广椭圆形,稍突起,暗红色,体表披白色蜡质,3龄时蜡质增厚。

    前蛹和蛹 蜡壳暗红色,长形。蛹体长1.2毫米,淡黄色,茧椭圆形,暗红色,长1.5毫米。

    [生活史及习性]

    1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虫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越冬雌虫产卵盛期。雌若虫蜕皮3次,龄约经20天;第二龄23天-25天;第三龄约30-35天。9月上旬成熟交尾后越冬。雄虫龄若虫期与雌虫同,第二龄若虫期40-45天,前蛹期1-2日,蛹期2-6日。雄成虫8月中旬至9月上旬羽化,寿命甚短,仅1-2天。越冬雌虫产卵于体下,产卵期长可达一个月。每雌可产卵200-500余粒。初孵若虫离母体后移至新梢。群集于新叶及嫩枝上,多在受阳光的外侧枝梢上寄生,树冠内膛枝叶较少。

  若虫孵化后,离母体移至新稍定居后,即吸取汁液,并由泌蜡器官在虫体背面和胸部两侧分泌蜡质,背面呈马蹄形,侧面呈斑点状,均粉白色。以后虫体逐渐长大,分泌物也逐渐长大,分泌物也逐渐增厚,雄虫在前蛹期停止分泌蜡质物。雄虫化蛹时,分泌一层较薄的白色蜡茧,化蛹其中。

 

茶细蛾

   [简  介]

    又名幕孔蛾、三角卷叶蛾,属鳞翅目、细蛾科。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广为分布。危害山茶、茶和油茶。

    [为害特点]

    将叶尖向叶背面卷结成三角形虫包,居于包内取食。转移他叶时则另行卷包取食。一般一包内1虫,偶尔一包内有2-4头幼虫。幼虫老熟后在虫包上咬一孔洞爬出,转移到下部老叶或成叶背面靠近主脉处结茧化蛹,一般一叶结茧1个,也有的一叶上结2-3个的。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4-6毫米,翅展10-13毫米。头、胸暗褐色。触角丝状、褐色。颜面密布黄色鳞片。前翅褐色,带有紫色光泽,前缘中央偏基部有三角形金黄色斑纹。后翅褐色,缘毛长。腹部背面暗褐色,腹面金黄色。

    卵扁椭圆形,长径0.3-0.5毫米。无色,半透明,有光泽,近孵化时变混虫。 幼虫 体乳白色,半透明。口器褐色,单眼黑色。老熟幼虫体长8-10毫米。头小、胸部大,腹部由前向后渐细,呈圆筒形、半透明,能透见体内紫黑色内脏,体表生有白色细毛。腹足3对。

    [生活习性]

    安徽一年6代左右,浙江一年8代左右。各地都以蛹越冬。一般于次年4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4月中旬-5月上旬为代幼虫发生期,5月中、下旬又出现成虫产卵。各代发生不整齐,成虫夜间羽化,以清晨前多。有趋光性,夜间交尾产卵,白天不活动。通常羽化后2-3天开始产卵,卵单粒散产于嫩叶背面,以芽下、二叶多,约点总卵量以至第三代为多,平均50粒左右,其它代仅15粒左右。成虫停息时,前、中足靠拢直立,后足与体平行,体、翅前端抬起,末端紧贴于叶,似"入"字形。 茶细蛾发生的轻重与气候条件和天敌等关系密切,当气温超过28℃时,成虫产卵量少,寿命亦很短。天敌有金小峰、小茧峰等,寄生率高时可达80%。

防治方法 人工捕杀三角苞内的幼虫。

    在幼虫孵化初期喷布80%敌敌畏乳油、50%杀螟松乳油、50%辛硫磷乳油中的任一种杀虫剂的1000倍液,或10%二氯醚菊酯乳油6000-8000倍液。

 

  茶二叉蚜

 

  [分布与为害]

    国内以广东、广西、云南发生较多;亚洲热带地区、北非、中非、欧洲南部、大洋洲、北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都有分布。为害茶、山茶、金花茶、可可、咖啡、柳和榕等植物。

    [为害症状]

    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幼叶背面和嫩梢上为害,也为害嫩芽和花蕾等。常造成枝叶卷缩硬化,以致枯死,亦诱生煤病或招至黑霉菌的孳生,使枝叶变黑。

    [形态特征]

    有翅孤雌蚜 体长卵形,长、宽1.8-0.83毫米。活虫体黑褐色或桔红色褐色。  若虫 1龄若虫淡棕黄色,体长0.2-0.5毫米。

    [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发生十余代。以无翅孤雌蚜或老龄若虫在树上越冬,亦可以卵越冬。在华南全年均可孤雌生殖,冬季常为无翅孤雌蚜。越冬无翅孤雌蚜在次年山茶萌芽后胎生若蚜,为害春稍嫩叶嫩梢,以5-6月繁殖盛,为害烈。虫口密度较大、叶老化或遇气候不适宜时,即产生有翅孤雌蚜。在日平均温度18℃以上的晴天黄昏,风力小于3级时,迁飞到其他树或新梢上繁殖为害。夏季气温高,并常有暴风雨冲击,虫口数量下降,秋季虫口又回升,为害秋梢嫩叶严重。冬季即以无翅孤雌蚜越冬,亦可在秋末产生有性雌、雄蚜,交配后产卵在枝上越冬。 在适宜季节每6-10天即可繁殖一代。一头无翅孤雌蚜可胎生35-45头若蚜,夏季也可胎生20-25头;一头有翅孤雌蚜可胎生18-30头若蚜。有性雌蚜可产卵4-10粒,越冬成活率极高,早春几乎全部孵化。

    日平均温度16-25℃,相对湿度70%以上,以及少雨的天气,适宜茶二叉蚜的发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冬季结合修剪,剪除有卵枝或被害枝,压低越冬虫口基数。在生长季节进行摘心或抹芽,除去被害的和抽发不整齐的新梢。减少蚜虫食料,以压低虫数。

    保护利用天敌 在气温高,天敌繁殖快,数量大的季节,应尽量不喷约或少喷防治,或喷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选择性农药,以免杀灭天敌。或重点选喷蚜虫为害严重的树,保护天敌。在天敌数量少的树上,可人工引移、释放瓢虫、草蛉等天敌消灭蚜虫。

  药剂防治 在天敌不足以控制蚜虫为害的时候,应在春季及早喷约杀蚜,以免扩大蔓延,5-6月喷药保护新梢,8月喷药保护秋梢。可掌握在25%的新梢上发现有少数蚜虫时开始喷药。

    防治蚜虫的药剂种类很多,有效或常用药剂有: 2.5%鱼藤精500-600倍液;洗衣粉300-1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 菊酯类杀虫剂:2.5%敌杀死乳油2500-5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5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4000倍液等; 低浓度有机磷杀虫剂与机油乳剂1:70:3500混合液; 有机磷杀虫剂: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50%稻丰散乳油1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1000-12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等。

    上述不同类型药剂应当交替使用,有机磷杀虫及菊酯类杀虫剂对天敌的杀伤大,应当少用。

 

侧多食跗线螨

   [简  介]

    又称茶黄螨和嫩叶螨,属真螨目、跗线螨科。被害植物有70种左右,常见的被害园林植物有山茶、茉莉、印度橡皮树、银杏、合欢等。

  为害状 主要危害嫩叶和嫩茎。被害部呈黄褐色或灰褐色,受害严重时,叶片沿外缘向叶背卷曲,叶肉增厚,叶片变硬变脆,嫩梢扭曲畸形。

    [形态特征]

    成螨 雌成螨卵圆形。长170-249微米,宽111-164微米。淡黄色至橙黄色,半透明。

    卵椭圆形。长100-110微米。无色透明,将孵化时淡绿色,卵表面有纵向排列的白色小疣突,每行有小疣突6-8个。

  幼螨 初孵化的幼螨近椭圆形,乳白色,取食后为淡绿色,后体呈棱形,体末有明显的分节现象,腹部末端为圆锥形,着生刚毛1对。足3对。

  若螨 体长椭圆形,长150微米,体末分节消失。足4对。

    [生活习性]

    一年一般发生20代左右,以雌成螨在被害的卷叶里、芽鳞间、叶柄缝隙、蚧虫空介壳内等处越冬。在冬季温暖地区,终年均可生长繁殖,无滞育现象。越冬雌成螨于翌年3-4月间出蛰活动,全年以6-7月危害较重。

    此螨在幼嫩部分栖息危害,主要在嫩叶上。在叶片上,多数在叶片背面,少数在叶片正面。繁殖以两性生殖为主。成螨性活泼,尤以雄螨为。雌若螨老熟一进入成螨后即能交尾,交尾后1-2天即产卵。卵单产于叶背和芽尖。每雌产卵23.7-245.7粒,日平均产2-4粒,产卵期15-60天,寿命4-74天,越冬雌成螨可达6个月左右。螨体可借风力、流水及苗木调运等方式而传播,发生初期有一定危害中心,以后逐步扩散蔓延到各处。

    [防治方法]

    对引进的苗木、接穗、插条等,应认真检查,如发现有此螨寄生,必须经过防治再引种栽植。防治药剂可参照田间防治的药剂使用。

    在发生期,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或20%螨卵酯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氯杀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均有关良好的效果,如连续发生较多,可每隔5-7天再喷几次。

 

 

1.防治杏、李、山楂的杀虫剂

1.1朝鲜球坚蚧、日本球坚蚧:矿物油乳剂、加德士敌死虫、蚧螨灵、柴油乳剂、石硫合剂、融蚧、速扑杀、杀扑磷、速蚧克、噻嗪酮、扑虱灵、优乐得等;

1.2杏仁蜂:好劳力、安民乐、安绿宝、虫赛死、阿托力、阿耳发特、阿灭灵、功夫、溴氰菊酯、绿百事、敌杀死、高效氯氰菊酯、保得、百树菊酯等;

1.3李实蜂:辛硫磷、虫赛死、敌杀死、赛丹、绿百事、阿灭灵、阿托力、阿耳发特、安绿宝、功夫、灭扫利、高效氯氰菊酯、保得、好劳力、安民乐、乐斯本等;

1.4梨小食心虫、山楂粉蝶、山楂超小卷蛾:杀螟硫磷、乙酰甲胺磷、阿灭灵、虫赛死、安绿宝、阿耳发特、阿托力、敌杀死、功夫、灭扫利、来福灵、速灭杀丁、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保得、百树菊酯、百树得、果隆、杀铃脲、灭幼脲三号、除虫脲、氟啶脲、氟虫脲等;

1.5桃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①地面用药:辛硫磷、好劳力、安民乐、毒死蜱、农地乐、乐斯本等;②树上用药:乙酰甲胺磷、杀螟硫磷、安民乐、好劳力、毒死蜱、乐斯本、果隆、除虫脲、氟啶脲、氟虫脲、氟苯脲、阿托力、阿耳发特、速灭杀丁、阿灭灵、氟氯氰菊酯、阿灭灵、安绿宝、绿百事、功夫、天王星、百树菊酯、保得、虫赛死、敌杀死、歼灭、高效氯氰菊酯、来福灵、灭扫利等;

1.6茶翅蝽:马拉硫磷、虫赛死、阿托力、阿耳发特、敌杀死、阿灭灵、安绿宝、氯氰菊酯、保得、功夫、绿百事、歼灭、高效氯氰菊酯、速灭杀丁等;

1.7山楂叶螨:石硫合剂、矿物油乳剂、蚧螨灵、机油乳剂、硫悬浮剂、多硫化钡、阿波罗、尼索朗、农螨丹、霸螨灵、唑螨酯、噻螨酮、双甲脒、螨死净、速螨酮、扫螨净、哒螨灵、甲氰菊酯、灭扫利、天王星、氟丙菊酯、螨即死、齐螨素、阿维菌素、爱福丁等;

1.8金龟子:①地面处理用药:辛硫磷、二嗪农、毒死蜱、好劳力、安民乐、乐斯本、农地乐等;②树上用药:辛硫磷、阿托力、阿耳发特、敌杀死、阿灭灵、虫赛死、氰戊菊酯、杀灭菊酯、安绿宝、绿百事、歼灭、兴棉宝、灭百可、保得等;

1.9大青叶蝉:马拉硫磷、虫赛死、阿托力、阿耳发特、百树菊酯、保得、敌杀死、阿灭灵、安绿宝、氯氰菊酯、保得、功夫、绿百事、歼灭、高效氯氰菊酯、灭扫利、速灭杀丁、来福灵、好劳力、安民乐、农地乐、乐斯本等;

1.10梨花网蝽(梨军配虫):敌敌畏、马拉硫磷、丙溴磷、喜龙、库龙、杀螟硫磷、辛硫磷、万灵、好劳力、安民乐、阿耳发特、阿灭灵、高效氯氰菊酯、绿百事、歼灭等;

 

2.防治杏、李、山楂病害的杀菌剂

2.1花腐病:金纳海、大丰、普德金、喷富露、保加新、喷克、易保、安泰生、大生M-45、扑海因、大生富、腐霉利、农利灵、嘧霉胺、施佳乐、速克灵、乙霉威、多菌灵、纳米欣、多抗霉素、宝丽安等;

2.2叶斑病:石硫合剂、波尔多液、金纳海、普德金、保加新、安泰生、大丰、喷富露、喷克、易保、大生M-45、大生富、鸽哈、多菌灵、纳米欣、金力士等;

2.3白粉病:石硫合剂、鸽哈、金力士、溴菌清、粉锈宁、百理通、丙环唑、敌力脱、腈菌唑、烯唑醇、腈菌唑、信生、福星、仙生、世高等;

2.4流胶病:金纳海、克菌宝、普德金、保加新、梧宁霉素、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硫酸链霉素、博医、灭菌威、氯溴异氰尿酸等;

2.5锈病:石硫合剂、金力士、粉锈宁、百理通、丙环唑、敌力脱、腈菌唑、烯唑醇、信生、福星、仙生等;

2.6炭疽病、杏疔病、杏果实红点病:普德金、保加新、金纳海、喷富露、大生富、大丰、安泰生、大生M-45、喷克、易保、鸽哈、多菌灵、纳米欣、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金力士、炭疽福美、施保功、苯菌灵、世高等;

2.7腐烂病、干腐病、颈腐病:石硫合剂、腐必清、果康宝、内疗素、武夷霉素、抗生素S-921、菌毒清、腐烂敌、平腐灵、843康复剂、菌立灭、金力士等;

2.8圆斑根腐病:多菌灵、代森铵、菌毒清、杀菌优、金力士等。

 

 


0472-6987900
  • 手机站蒙邦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