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蒙邦益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热线

0472-6987900

桑树病虫害防治

作者:点击:3368 发布时间:2019-11-07

 

桑螟

桑螟危害多在夏秋季,幼虫卷叶咀食叶肉,留叶脉和上表皮,形成灰褐色透明薄膜,排泄物污染叶片,影响桑叶品质。

生活史及习性

桑螟在江浙一年发生4-5代,均以老熟幼虫越冬。幼虫三龄后吐丝卷叶,蜕皮5次而老熟,在折叶内或枝干裂缝中结薄茧化蛹,蛹期8-22天。

发生规律

桑螟的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同时与天敌、桑园地理位置及树形养成等有关。

高温干旱不利于桑螟的发生;夏秋季偏低温多湿有利于桑螟发生,当连续低温多雨则不利于桑螟生长发育,而且容易引发白僵病等。

天敌

1、卵寄生蜂

有广眼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

2、幼虫寄生蜂

幼虫体外寄生蜂有守子茧峰,分布江浙,母蜂有守子习性,产卵于寄主体外;

3、蛹期寄生蜂

桑螟蛹的寄生蜂以广黑点瘤姬蜂普遍,分布广,寄主多,期产卵于预蛹内,幼虫和蛹在寄主体内完成发育,从寄主蛹内羽化后,咬孔而出。

除寄生性天敌外,还有茶翅蝽、步行虫及胡蜂等捕食性天敌和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寄生。

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幼虫,降低虫口基数

①秋蚕结束后及时清除桑园余叶和落叶,集中处理;

②冬季用石灰泥浆填塞 树缝裂隙和蛀孔等,使越冬幼虫不能外出;

③及时清除在蚕室内窗台、墙缝裂隙、天花板上等处的越冬幼虫;

④对蚕沙要集中堆制沤肥。

2、诱杀

①灯光诱杀:于各代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或白炽灯大面积点灯诱蛾,可明显减少次代幼虫的发生量;

②束草诱杀:秋蚕结束后用稻草束枝或将稻草把放在桑拳部,诱集幼虫入内越冬,次年早春将束草集中处理;

3、捏杀幼虫

结合桑园管理,在桑螟发生期,若见树上有折叶、重叠叶或开天窗的叶片,随时捏杀幼虫或摘去虫叶,集中处理。

4、保护天敌

桑螟绒茧蜂和菲岛长距茧蜂等是桑螟幼虫期的优势天敌种群,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5、药剂防治

夏伐后防治春伐桑和夏伐田块补缺春伐桑上的代幼虫,夏秋季重点防治第45代幼虫,在幼虫低龄阶段未卷叶前用药。适宜时期是幼虫3龄期之前,幼虫主要集中在顶端嫩芽上,没有卷叶隐藏。

 

 

 

桑尺蠖

桑尺蠖越冬幼虫早春食害桑芽,常将桑芽蛀食成洞,使桑树不能正常发芽,影响春叶产量。低龄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组织,留下上表皮;3龄后将叶片吃成孔洞,4龄后从叶片边缘吃成缺刻。桑尺蠖微孢子虫能与家蚕互感,引发家蚕微粒子病。

生活史及习性

桑尺蠖在江浙1年发生4代,以第四代的34龄幼虫于11月中旬潜入束草、树皮裂缝或平伏枝条背风处越冬,日中气温上升,又能食害冬芽,气候寒冷时相互叠加,群集一起。幼虫老熟后,在近主干地面或桑株裂隙及折叶中吐丝结茧化蛹。

发生规律

桑尺蠖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桑园管理水平、蚕桑布局以及用药方法等有关。

冬季出现暖冬现象或持续低温时间短,越冬幼虫存活率高,则来年发生量大;桑园管理松懈,清园和束枝、解束工作不到位,给尺蠖提供了越冬场所,其越冬基数相对偏高;桑树品种混栽,剪伐时间不完全一致,造成尺蠖在不同桑树上交替发生;农药使用方法不当,单一农药长期使用,使桑尺蠖的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降低。

天敌

桑尺蠖脊腹茧蜂,寄生性天敌,自然寄生率为2.8-23%,产卵于寄主体内;桑尺蠖绒茧蜂,其幼虫寄生于第23龄幼虫体内,幼虫老熟后钻出寄主;桑蟥寄蝇,成虫产卵于寄主体外,孵化后钻入寄主体内。还有桑尺蠖黑卵蜂(卵寄生),广大腿小蜂(蛹寄生)和茶翅蝽(捕食幼虫及成虫)。

防治方法

1、束草诱杀

10月中下旬在拳部堆放少量稻草,诱集幼虫进入越冬,次年早春3月上旬前集中处理(注意寄生性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2、人工捕捉

早春捕捉越冬幼虫,蚕期中虫口密度大时,集中劳力捕捉,夏伐阶段捕捉,夏伐阶段捕捉在树缝裂隙或地表落叶中的蛹。

3、消除过渡桥梁

春蚕上蔟后应及时夏伐推行春蚕用桑集中成片,尽可能做到连片统一伐条,统一治虫,消除过渡桥梁田。

4、灯光诱杀

利用成虫趋光性,用黑光灯或白炽灯诱杀。

5、保护天敌

田间操作发现被寄生的桑尺蠖幼虫,应将其保留在枝条上。

6、药剂防治

早春3月下旬4月上旬,越冬幼虫50%活动时为防治适期。

 

 

 

 

桑白毛虫

桑白毛虫别名桑夜蛾、桑剑纹夜蛾。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和发生,桑白毛虫以幼虫食害桑叶,初孵幼虫取食下表皮及叶肉,留一层上表皮,长大后咀食叶片,仅留叶脉,为害严重时可使整株桑树不见一叶,尤以第二代危害严重。

生活史及习性

桑白毛虫在江浙等地一年发生1-2代,以蛹越冬,翌年羽化早在四月下旬,迟在九月上旬。雌虫羽化后经1-3天后产卵,多散产于枝条上部嫩叶背面,初孵幼虫于叶背取食下表皮及叶肉,2龄后可将叶片取食成大缺刻,仅留主脉,幼虫在结茧前1-3天,体色变黄,向下移动,在寄主根际缝隙、土中或桑园附近的墙壁、屋檐下聚集成群作茧化蛹。

天敌

卵寄生有赤眼蜂,体内寄生有桑白毛虫脊腹茧蜂,蛹内寄生有广大腿蜂和家蚕追寄蝇。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捉

幼虫发生期捕捉幼虫,减轻为害。冬季摘除在树干裂缝、树周根际及桑园附近建筑物上的越冬蛹茧。

2、保护天敌

人工捕捉的幼虫和蛹茧放在天敌保护笼内,使天敌成虫羽化后飞出,提高自然寄生率。

3、化学防治

幼虫孵化盛期后适当浓度的合适农药治虫。

 

 

桑毛虫

桑毛虫幼虫取食为害桑树的芽、叶,以越冬幼虫剥食桑芽危害重,可将整株桑芽吃尽,以后各代幼虫为害夏秋叶,吃成大缺刻,仅剩叶脉。

幼虫体上有毒毛,并可随蜕皮散落在桑园,或随风飘散,毒毛触及蚕体时会出现黑色斑点。

生活史及习性

桑毛虫的发生世代数依各地气候不同而异,江浙3代为主。

翌年早春气温上升到16℃以上时,越冬幼虫破茧而出,开始为害桑芽,一般与冬芽萌发期相吻合。

初孵幼虫群集为害,吃去叶背表皮和叶肉,蜕皮2次后分散取食,吃成缺刻,仅留叶脉。自2龄开始长出毒毛,随龄期增大,毒毛增多。幼虫具假死性,越冬幼虫一般寻找叶背、树干裂隙、蛀孔等处吐丝作茧蛰伏越冬。

发生规律

桑毛虫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桑园管理水平等关系密切。暖冬,越冬幼虫的自然死亡率低,桑园修剪不善或秋季残叶过多,其越冬幼虫数量明显增多,靠近果园或杨、柳等绿化行道树的桑园,桑毛虫发生严重。

天敌

寄生卵的桑毛虫黑卵蜂,寄生幼虫的桑毛虫绒茧蜂、矮饰苔寄蝇,寄生蛹的大角啮小蜂。

桑毛虫绒茧蜂13代,以幼虫在寄主体内随寄主越冬而越冬。

多角体病毒也是桑毛虫的天敌。桑毛虫感染多角体病毒经3-5天潜伏期后症状开始表现,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生长停滞,并向高处爬行。感病后期,停止取食。死亡时,一般多以尾足倒挂于桑树上部的叶或枝条上,少数伏于叶面,开始虫体不变色,但表皮脆软,体内组织液化,一触即破,流出乳白色稠密的脓液,无臭味。施用多角体病毒防治桑毛虫时,应在幼虫3龄以前进行,龄期越小,效果越好,阳光曝晒可使多角体病毒失去活性。

防治方法

1、束草诱杀

于幼虫越冬前,将稻草束于桑树树干或枝条上,诱集幼虫在束草内越冬,次年早春幼虫活动前解下束草,放入寄生蜂保护笼内,待天敌羽化飞出后,再将束草等烧毁或沤肥处理。

2、堵塞树缝裂隙

冬季用石灰泥浆堵塞树缝裂隙,将越冬幼虫封死其中。

3、人工捕捉

桑毛虫成虫产卵于叶背,上盖黄色体毛,很容易识别,幼虫孵化后,在3龄前大多群集一处为害叶。冬季清除落叶,剪除有孔虫和拳下虫茧,消灭越冬幼虫。

4、生物防治

天敌昆虫的利用,在田间发现被绒茧蜂寄生的桑毛虫应加以保护,提高田间自然寄生率,利用桑毛虫多角体病毒防治,在幼虫孵化高峰期喷施。

5、药剂防治

冬季或早春用药,压低越冬基数。

 

 

 

 

桑蓟马

成虫若虫均以锉吸式口器刺破叶背或叶柄表皮吮吸汁液,形成无数褐色小凹点,被害叶因失水而提早硬化,高温干旱季节为害严重,成片桑园枝条上、中部适熟叶全部干瘪卷缩,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

生活史及习性

桑蓟马一年发生10代左右。桑蓟马以成虫在枯枝落叶、树皮裂隙及杂草中越冬,第二年春叶开放时开始活动,在叶背活动,能飞善跳,一遇惊动即翘尾而逃。

桑蓟马栽桑树上终年可见,虫口密度自春季至夏季逐渐上升。第二代若虫5月下旬孵化,主要危害春伐桑,形成全年个危害高峰。7月中旬起,开始高温干旱,对桑蓟马繁殖极为有利,第4-6代繁殖量急增,形成全年第二个为害高峰,此时对桑树为害严重。

发生规律

桑蓟马的发生于气候关系密切,夏秋季高温干旱,日照多、雨水少,则发生多,为害严重。台风和暴雨能明显降低桑蓟马的虫口密度,沙壤土发生量重于粘土,向阳、通风干燥的地势比背风、冷潮、低洼地势发生严重,周边杂草多就发生严重。

天敌

捕食性天敌主要有大草蛉、中华草蛉、南方小花蝽、横纹蓟马以及瓢虫和蜘蛛等。

防治方法

1、清洁桑园

冬季收集枯枝落叶,清除杂草,集中处理,消灭越冬成虫。

2、摘心除虫

春蚕期适时开展摘心工作。

3、喷灌除虫

利用喷灌设备在桑蓟马若虫高峰期进行喷灌降水,借助水的冲力杀灭成虫和若虫。

4、药剂防治

根据春季桑蓟马若虫从始孵到盛孵经过8-9日的发生规律,掌握在若虫孵化盛期为用药适期。可利用桑树夏伐后桑蓟马集中于春伐桑和夏伐田块的补缺春伐桑上,进行重点用药。

 

 

 

桑粉虱

桑粉虱别名白虱、桑虱、杨梅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

夏秋季常猖獗成灾,密植桑园和苗圃更为严重。成虫群集桑树顶部嫩梢产卵,幼虫吸食叶汁,出现很多黑色斑点,并分泌蜜露滴于下部叶面,易诱发煤病。

生活史及习性

桑粉虱在江浙一年发生8代左右,江浙在4月初桑树发芽时即有成虫出现,9月下旬盛,11月少见。成虫产卵多在上午,产于梢端1-5叶背面,5叶以下很少。

桑粉虱卵期经过3-6天,幼虫孵化后隐伏叶背,以针状口器刺入叶组织吸食汁液,被害叶初现斑点,以后即卷缩枯萎,幼虫还分泌蜜露滴落于下部叶表诱致煤病发生,幼虫经10-16天,化蛹于叶背。

发生规律

桑园密植和郁闭多湿环境条件有利于桑粉虱的发生,苗圃地往往容易受害。暖冬气候有利于越冬蛹的成活,次年发生量大。一般春季不造成明显危害,夏秋季容易暴发,春伐桑和夏发桑混栽的田块或地区,其虫源相互影响二容易造成后期大发生。

天敌

桑粉虱天敌有七星瓢虫、龟纹瓢虫、扑虱蚜小蜂、长浆角蚜小蜂、变形瓢虫、四纹草脉蛉和粉拟青霉菌等。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落叶

秋蚕结束后,应及时清除桑园和苗圃的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杀灭越冬蛹。

2、改进桑园小气候

合理密植,低洼多湿桑园要及时开沟排水,及时摘下中下部余叶,增加通风透光条件。

3、黄板诱虫

利用桑粉虱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的特点,可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4、摘叶除虫

桑粉虱危害严重地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在产卵高峰期及时摘除1-5叶,集中处理。

5、药剂防治

 

桑天牛

桑天牛在各地普遍发生。成虫常在新枝上咬食皮层,成不规则状伤口,一旦皮层被吃成环状,影响养分输导,枝即枯死。产卵时,还在新枝基部咬成伤痕,易使枝条被风吹折。幼虫蛀食枝干,甚至深入根部,北海桑树往往生长不良,甚至会全株枯死。

生活史及习性

桑天牛在江浙地区完成一个世代需2-3年,都以幼虫在桑株坑道内越冬,越冬幼虫在春暖后又开始向下蛀食,经1-2个冬季,可深达主干或根部。蛀食的坑道每隔3-7cm向外蛀成不定向的排泄孔,借以通气和排粪。

幼虫老熟后,沿坑道转头向上1-3个排泄孔,横向咬一羽化孔的雏形,到达近皮层处,外观能见到树皮臃肿或断裂,有较粗木丝露出或皮层湿润,有黄褐色汁液外流。

蛹期经23天而羽化。羽化后经4天左右开始咀食填塞在羽化孔上端的粗木丝,再经2天钻出羽化孔。产卵前5-12天不断咬食1年生桑枝树皮。卵多产在径粗10mm左右的一年生枝条距基部6-10cm处。产卵时,雌虫先倒立枝条上,用坚强上颚咬伤皮层及木质部下端连在枝条上,大小约16×10mm,成“U”形的产卵痕。然后转身向上,将产卵管插入咬伤部,产1粒卵于内,后用腹部把伤口盖紧。

天敌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是抑制桑天牛繁殖的有效天敌。一年发生3代,以幼虫在桑天牛卵内越冬,次年5月下旬化蛹。

桑天牛卵啮小蜂也是桑天牛的重要天敌,与桑天牛长尾啮小蜂生活习性和发生世代数像似。

发生规律

桑天牛的发生与桑品种关系密切,其成虫喜欢在木质疏松的品种上产卵繁殖后代。桑树生长情况及桑园管理水平对桑天牛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桑园管理粗放,冬季不进行整株和挖出虫害株的田块容易发生,树形养成与桑天牛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防治方法

1、搜捕成虫

成虫羽化期及时捕捉,防止成虫食害枝条皮层及产卵为害。发现产卵痕可刺破卵粒或直接捏杀,使其不能孵化。

2、刺杀幼虫

晚秋或夏伐后,查找新鲜蛀孔,将下蛀孔扩大,用铁丝钩杀蛀入树干的幼虫。

3、避免栽植易受害桑品种

桑天牛为害严重地区,尽量避免木质疏松的桑品种。

4、保护天敌

有产卵痕而无蛀孔的桑枝大多是被寄生的,这些产卵枝应予保留,分别结成小束,待寄生蜂羽化后处理。

5、药剂防治

从下排泄孔注入药液,直接杀死幼虫。

 

灰蜗牛

灰蜗牛成虫和幼虫取食桑树伐条后刚萌发的嫩枝,严重影响发条数、为害叶片,其粪便污染桑叶。

生活史及习性

1年发生1代,以成体或幼体在草堆、石块及松土下越冬。春季桑树发芽初期就有发生。

天敌

灰蜗牛的天敌有捕食性的步行虫、蛙、蜥蜴等。

防治方法

1、改变潮湿环境,清除杂草。

2、人工捕捉:用砷酸钙与饼粉剂制成毒饵诱杀,用蜗克灵防治。

3、保护天敌。

 

 

 

 

斜纹夜蛾

初孵幼虫集中叶背啃食表皮,2龄后分散为害,吃叶片,食性广。4龄后进入暴食期。

生活史及习性

1年发生4-5代,以蛹在土下3-5cm的蛹室内越冬,少数以老熟幼虫在土缝、枯叶、杂草中越冬。南方冬季无休眠现象。发育适温28-30℃,不耐低温。

成虫有长距离迁飞可能,成虫具趋光性和趋化性。卵多产于叶背,幼虫6龄,有假死性。

天敌

桑树斜纹夜蛾天敌有小茧蜂,广大腿蜂,寄生蝇,步行虫,以及多角体病毒、鸟类等。

发生规律

斜纹夜蛾是一种喜温性而又耐高温的间歇猖獗危害的害虫。抗寒力弱,斜纹夜蛾在长江流域各地,危害盛发期在7-9月份。卵的孵化适温是24℃左右,幼虫在气温25℃时,历经14-20天,化蛹适合土壤湿度是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蛹期为11-18天。

防治方法

1、清除杂草,翻耕晒土。随手摘除卵块和群集危害的初孵幼虫叶。

2、物理诱杀

①点黑光灯诱集成虫;

②用糖醋加少量敌百虫诱杀成虫。

3、保护天敌

保护斜纹夜蛾的捕食性天敌,用多角体病毒防治斜纹夜蛾。

4、药剂防治

 

 

 

 

 

桑花叶型萎缩病

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在春季及晚秋发生,病株桑叶卷缩、发皱、老硬,影响春叶和夏叶的产量和质量。

症状

初发病时,叶片侧脉间出现淡绿色或黄绿色斑块,叶脉附近仍为淡绿色,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叶形不正,叶缘常向叶面卷缩。发病严重时,病叶小而叶面卷起显著,质地粗硬,叶脉明显变褐,瘤状或棘状突起更多,腋芽早发,生有侧枝,病株极易遭受冻害,桑根不腐烂,病株逐渐衰亡。

0级:全株枝条及叶片正常,无发病症状。

1级:全株枝条正常,全株中的几个枝条或全部枝条的顶端几张叶片有发病症状。

2级:全株枝条稍变细变短,所有枝条上的叶片全部有发病症状,但较轻。

3级:全株枝条严重变细变短,所有枝条上的叶片全部变小,并且严重卷缩、花叶。

发病规律

&l

0472-6987900
  • 手机站蒙邦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