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生产
茎尖脱毒 为了获得没有病毒的马铃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了茎尖脱毒技术。即把感染了病毒、出现退化症状的植株,在无菌操作下,将植株或分枝或块茎上芽的顶部生长点剥离,进行组织培养。经过4个月左右的培养,茎尖即可长成小苗。这些小苗长到4-5片叶时即可切段繁殖。繁殖的茎尖苗首先要作病毒检测,经过ELISA或指示植物接种等方法检测,淘汰仍带有病毒的茎尖苗,保留确实无病毒的茎尖苗。这个过程就是茎尖脱毒。
应当指出,剥取、培养的茎尖有几十个或几百个,经过检测后留下无病毒的茎尖苗只有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淘汰的带毒苗是大量的,因此,培养成活的茎尖苗在未经检测前不能认为是脱毒苗,不宜繁殖推广。只有经过检测而无病毒的茎尖苗才是真正的脱毒苗,才能用于种薯生产。利用脱毒苗生产的各级种薯为脱毒种薯。
种马铃薯一定要用脱毒种薯
马铃薯又叫土豆、洋芋,667平方米产量1000-3000公斤,每公斤1.0元左右;因其植株矮小,适于间作套种,经济效益较高,深受农民的欢迎,在河南省发展很快。
引起马铃薯退化的内因是病毒。马铃薯感染病毒后,表现有花叶类型、卷叶类型和束顶类型,有的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失绿,有的表现为叶片卷曲坏死,有的表现为植株顶部叶片变色、卷缩,块茎变小、龟裂、变尖,内部网状坏死,严重者失去发芽能力,不能作种,一般减产20%~30%,严重者减产80%以上,病情逐年加重,后失去种用价值。马铃薯是性喜冷凉的作物,河南、安徽及山东等省一般夏季酷热、冬天寒冷,在马铃薯生态区划上属于中原春、秋二作区,是历史上马铃薯退化严重和就地留种困难的地区。
马铃薯脱毒去除了主要病毒,恢复了原品种的特性,达到了复壮的目的;同时在脱毒过程中也将其所感染的真菌和细菌病原物一并脱除,脱毒微型薯没有病毒、细菌和真菌病害,其生活力特别旺盛。马铃薯经脱毒后比普通马铃薯产量增加30%~50%,加工率高,口感好。未脱毒马铃薯大田留种,种植以后表现极差,产量极低。因此,种植马铃薯一定要选择脱毒种薯。
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生物技术研究室已经成功地在河南省研究出“高效马铃薯茎尖脱毒、快繁及微型薯诱导繁育技术体系”,年生产马铃薯脱毒网室微型薯50万粒以上。马铃薯脱毒试管薯(微型薯)重量一般在0.0014- 0.1578克,外观与绿豆或黄豆一样大小,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周年繁殖,与脱毒试管苗相比,更易于运输和栽插成活。脱毒小薯是采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或试管薯在防虫网隔离条件下直接生产的种薯,种薯重量为2-20克之间,马铃薯脱毒微型薯良种繁育体系如下图所示:
脱毒苗、试管薯(微型薯)→原原种(脱毒小薯)→一级原种→二级原种→一级良种→二级良种→农民用种
微型薯良种繁育体系减少了种薯繁殖周期和有关环节,能够有效保证质量,显著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加快脱毒薯在生产上的应用推广,减少用种量,显著地降低种薯调用成本。目前美国、荷兰等许多都在利用微型种薯繁育体系,马铃薯网室脱毒微型薯可以用于生产马铃薯脱毒原种和大田生产,解决了马铃薯切块及切块引起青枯病、环腐病等流行、发生的问题。
田间杂草防除
马铃薯田间杂草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导致马铃薯减产。杂草防除有机械除草、人工除草和药剂防治三种方式。
机械除草主要利用翻、耙、耢等整地方式,消灭耕层杂草。
人工除草应结合松土和培土进行。苗前铲地可以将表层已萌发的杂草嫩芽根系切断,使嫩芽暴露于地面晒死,除草效果好,另外可提高地温有利于出苗。苗出齐后,即团棵期,结合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铲第二遍地,将杂草连根铲出晒一两天后进行培土。发棵期株型已定型,此期为促使植株形成粗壮叶茂的丰产型植株,应铲第三遍地,清除田间杂草,进行第二遍培土。
药剂防除杂草应主要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因马铃薯叶片对除草剂敏感,所以用药要慎重。一般用50%乙草胺乳油1--1.2升兑水380公斤喷于垄表,然后覆盖地膜,除草效果可达90%。另外,可用赛克津每公顷使用药1.5公斤加水40公斤喷洒,可杀死多种杂草。
农田杂草的防除,应遵循综合防治的原则,即播前以机械方式消灭一部分杂草、播种后出苗前用药剂防除一部分杂草,团棵及发棵期结合松土和培土进行人工除草,这样利用综合措施可基本消除田间杂草,增产效果一般在10%以上。
马铃薯田间管理要点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作物。要取得其高产高效必须在田间管理上做到以下几点:
一、中耕除草 幼苗前期,应以促根、促匍匐茎为主。出苗后至现 7片~8 片真叶前,幼苗生长缓慢,温度低,需水量少,应多中耕,少灌水或不灌水,以利增地温,促使扎根好,匍匐茎伸长快。干旱时可在出苗后浇一水,但浇后及时中耕,保持土壤疏松,利于促发壮苗。幼苗后期匍匐茎开始形成后, 地上部生长加速,为促进茎叶生长,形成较大叶面积,应适当浇水,并依据幼苗生长情况追施速效N、P、K肥,继续中耕并培土,逐渐加厚培层。
二、肥水管理 马铃薯显蕾前,适当控制浇水,显蕾时应灌大水一次,进行蹲苗,以控制地上部徒长,促使块茎肥大。蹲苗结合中耕,继续进行培土。蹲苗后保持土壤湿润,增施P、K肥,并配合N肥,充分满足块茎膨大对肥水的大量需求。
三、摘除花曹,节约养分当马铃薯显蕾时,应及时摘除,集中养分供给块茎生长。
四、配合喷施叶面肥 在马铃薯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降低,满足不了植株生长的需要。为此,可配合使用叶面肥来弥补不足。具体做法是:在收获前15天左右,喷0.5%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产效果显著。
五、应用化控技术 生长期为防止地上部徒长,可喷 100ppm 的多效唑或50ppm~100ppm的壮丰安,每亩需50公斤水溶液。
六、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为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马铃薯鳃金龟、马铃薯块茎蛾、马铃薯瓢虫等。
防治措施:病毒病可用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 早疫病和晚疫病在发病期可喷洒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每7天~10天喷一次,连喷2次~3次,效果比较明显。马铃薯鳃金龟幼虫在发生期用40 %的甲基异柳磷乳油800倍液、50%辛硫磷1000倍液进行灌杀;马铃薯块茎蛾、马铃薯瓢虫发生时可用10%菊马乳油1500倍液进行防治。